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正文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湖北民办教师养老政策,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娱乐于小妹

2020-11-15 16:08

0

《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白云 路遥 发自湖北阳新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办教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甚至有人干脆称民办教师为‘赤脚教师’。”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32号)要求“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坚决关住新增民办教师的口子”。

湖北省由于1998年特大洪灾等因素,这项工作拖延至2001年。2001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01]14号)的文件。该文件指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各地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考虑,通过转一批、辞退一批、退养一批的办法,一次性妥善解决”。

文件出台之后,阳新县最后一批被辞退的民办教师有300余人,他们的命运随着文件的出台就此而改写,可谓是“时乖运蹇”。实际上,他们被辞退后仍然站在三尺讲台上,一直站到退休年龄。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也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发现自己的档案被教育局篡改了。原本是在职在编的民办教师,却沦为了在岗无编制的“代课老师”。

于是,他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入摸底调查。“篡改教师工龄、倒卖考试指标、同工不同酬、冒名顶替”等乱象“浮出水面”,一时间在阳新县教育系统被传得沸沸扬扬。

民办教师郑自华,1959年生,1977年高中毕业,同年8月,开始在家乡木港镇吉山小学任教。2001年被辞退后,继而在该小学代课,这一“代”便是19年,直至2019年9月退休,彻底结束了教书生涯。年至六十一的他,头发已花白,眼睛不好,依靠每月1200元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

“1996年和1997年,我参加了阳新县‘民转公’考试,均达到了转正的分数线,在考试之前,时任阳新县分管教育的领导俞水英副县长明确表示,我们这批人不受计划生育所限。然而,就是计划生育问题卡住了我,将我堵在了命运之门外。”

“2001年,是‘民转公’考试的最后一年。我按政策交清了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当年考试时全镇第一,又达到了转正的分数线。心想,这次转正应该是铁板上订丁。结果,又是计划生育问题被卡住了,理由是‘胎次问题’。 就这样,我人生中一个可能带来命运转折的重要机会,又这样错过了。” 郑自华老师一脸的无奈。

“舒忠节,龙港镇舒家祠小学老师,2001年参加‘民转公’考试,考试分39分,计划生育问题比郑自华老师更严重,可是他转正了。通过考试考核,应该转正的没有转,不该转的却转了。”龙港镇一刘姓老师气愤不平。

郑自华老师告诉记者,像他这样考试合格,考核被“卡”在计划生育问题上的老师全县达20余人。

董谊赤、陈敬武、徐维兆、黄翠英、胡家泉等老师告诉记者说:“最气愤的是,教育局将转正指标当作商品进行肆意买卖。”

据了解,2001年,阳新县最后一批“民转公”指标312人中,就有62人是通过买招标而成为了“公办教师”的。这些人员全部都是教育部门领导的家属、亲戚朋友。为此,老师们举出了例子进行佐证。

原阳新县教育局分管人事的费某,其妻子谈某,一天学未上,一句书未读,通过降低年龄,假冒合格转为公办教师,充当阳新兴国镇教育组的在职干部,人不上班,享受着中教高级教师待遇。

原阳新县教育局副局长田某,其妻子沈某文化程度为小学二年级,是一名非在职在编教师,从一名领导家属华丽变身为“公办老师”, 职称是小教高级。

董某,原阳新县兴国镇教育组组长张某的妻子,是一个目不识字的“文盲”, 也是从一名领导家属华丽蜕变为“公办老师”, 职称为小教一级。

梁某,白沙镇八一村村民,后在该镇下畈小学临时代课。2001年参加“民转公”考试时,分数为30分,也成了一名“公办老师”。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像郑自华、陈敬武、徐维兆、黄翠英、胡家泉等300多名各种证件齐全、在职在编的民办教师,却莫名其妙地成了“代课老师”, 结束了他们作为“事实上的民办教师”的身份,享受着“同工不同酬”的工资待遇。其时,他们在各自的乡村任教已有三十余年以上。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一老师提供的《教师资格证》

说起工资待遇的具体数字,郑自华老师陷入了艰难的回忆中,总之日子是艰难的。教了四十多年的书,他的身体日差,记忆力也日差。

尽管鄂办发[2001]14号文件对“民转公、退养、辞退”等解决方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尽一致,省里未规定统一的“民转公”比例及辞退费标准,而是强调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行地方责任制”湖北民办教师养老政策,“考试考核具体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因此,处理民办教师的问题,完全交给了地方,对于无职无权无地位的民办教师,百孔千疮的地方政府又如何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待遇?

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一份重要文件,老师们一直到2019年才知道。

按照这份文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那些不善于社会结交、疏于打点的老师们,多半是争取不到转公的机会的。即便是天上掉馅饼,他们又如何交得起数万元的“转正费”?

而他们的教龄,截止时间到底是1986年还是2001年,也充满了争议。事实上从1986年之后,他们的劳动就没有被真正承认,等于是白白干了十五年。即使算到2001年,教龄虽在三十余年,年龄又没有到55岁,按这个政策也享受不到“退养的福利”

解决老师待遇问题,阳新教育部门开始动“脑筋”,便在300多名被辞退老师的工龄上做起了文章。

明廷河,阳新县木港镇西山小学老师,1977年9月参加工作,辞退后将其参加工作时间篡改为“1996年8月”。

骆银芝,阳新县龙港镇龙港村河西小学老师,1973年10月参加工作,辞退后将其参加工作时间篡改为“1989年8月”。

马哲银,阳新县兴国镇河垅小学老师,1978年8月参加工作,辞退后将其参加工作时间篡改为“1996年10月”。

采访时,这些老师告诉记者说:“ 2019年我们才发现,阳新县教育部门将老师参加工作的时间大部分篡改为1996年了,工龄被一次性买断。”

“对辞退的民办教师,应根据教龄等情况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具体标准由各县(市区)确定”。 湖北省颁发的《关于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是这样规定的。

2001年,阳新县按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了生活补助。补助时间从工作之日起至2001年止,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任何补贴。

“我们名义上被辞退了,但我们仍然站在三尺讲台上,每月拿着少得可怜的几百元工资,与公办老师比起来,是天壤之别。”老师们说。

每每说起被辞退的老师,一位在中心学校(原称为教育组)工作的领导就直言: “这些老师教了几十年的书,说辞退就辞退了,到老来生活都不能有个保障,他们真的不容易啊。”

在采访时,老师们告诉记者:“我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承认我们的民办教师身份,过了六十岁,生活能有一点保障就知足了。”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的《落实解决民办教师的养老保险指导意见》,作为有几十年工龄的民办教师并且是正规民办教师的,理所当然的享有该政策所带来的实惠,给他们办理养老保险。

2009年,经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对辞退民办教师按照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省财政每人补助6000元,县级财政每人补贴4000元。

尽管如此,阳新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辞退老师们,他们缴纳着高额的个人参保费,而享受着最低的养老保险待遇,拿着最低的月工资。

老师们反映,他们在办理养老保险时,咄咄怪事出现了。

“拿着最低的月工资不说,我们发现,一些有关系的人员,他们的养老保险从1981年开始买起,而我们却从1989年开始买起,有失公平。”老师们告诉记者。

“我们在2015年维权时发现‘周淑秀’这个人,她的养老保险从1981年开始买起的。”白沙镇黄翠英老师如是说。

周淑秀是何许人也?

老师们告诉记者:“她的丈夫是阳新县教育局属下印刷厂、仪表厂和勤工俭学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她本人原在仪表厂上班,后来仪表厂撤销,她就转到阳新县兴国镇滑石小学。”

更气愤的是,被辞退老师的养老保险名额被“狸猫换太子”了。

黄开明,阳新县白沙镇坪湖林小学老师,1964年出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以“无职称”之由被辞退,是后来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当其他被辞退的老师收到《阳新县教育局关于参加养老保险的通知书》时,他却没有收到。2015年,他发现,自己被另外一个“黄开明”冒名顶替了。

顶替他的“黄开明”1961年出生,任教于白沙镇汪武颈小学。而该小学根本没有这个人。

罗显满,阳新白沙镇赤马小学老师,1977年8月参加工作。他的遭遇和坪湖林小学黄开明老师雷同。

2015年,罗显满老师才知道自己参加养老保险的名额被阳新县白沙镇大林小学的“罗显满”所顶替,而在大林小学 ,却“查无此人。”

采访中,黄开明和罗显满老师出具了一纸《关于参加养老保险的通知书》及回执。(如下图)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发现,该通知书是由阳新县教育局下达的,时间是“二00九年十月五日。”送达的时间是“2009年11月5日。”

在回执通知书“被送人签名手印”后面有“黄开明”“ 罗显满”签字字样和手印。而黄开明和罗显满老师一口否认,这不是他们签的字,也不是他们的手印。

也就是说,黄开明和罗显满老师的参保名额被其他人冒名顶替了,这确实有“狸猫换太子”的意味。

上述种种问题,不得不令人质疑,也发人深思。

在采访时,记者听得最多的且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教了几十年的书,站了几十年的讲台,现在老了却被一脚踢开,我们就是觉得不公平。”这样的话,表达了老师们要求受到尊重,要求得到公正,要求享有基本生存权等朴实的愿望。

如今,民师问题依然是阳新地方政府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师们的主要诉求是“恢复民办教师身份”“落实同工同酬”等。若诉求继续得不到解决,他们依然是影响阳新“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造成这一局面,到底是谁之错?老师们的“时乖命舛”又该怨谁?

湖北阳新:数百名原民办教师的坚守,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国务院、省政府的文件下达以后,我们民办教师深受鼓舞,盼星星盼月亮盼政策到家,没想到光见文件不见执行,光下指标不兑现,我们感到十分寒心。”老师们手捧着一大堆合格证书和各种荣誉证书(如上图),向记者诉苦道。

关于阳新县民办教师所反映的问题,本新媒体将继续关注报道。

相关文章:

  • 关于提高原民办教师退养金的建议2023-01-04 20:38:27
  • 现在还有民办教师吗?2023-01-04 20:38:27
  • 原民办教师补缴社保政策_原民办教师补缴社保政策2023-01-04 20:38:27
  • 七十年代的民办教师该怎样养老?2023-01-04 20:38:27
  • 2020年湖北民办教师补助政策,民办代课教师补助政策条例全文2023-01-04 20:38:27
  • 这也叫解决问题!-—湖北省原民办教师养老保险问题2023-01-04 20:38:27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