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正文

延迟退休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合理地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和推进速度,对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而评估不同的退休方案,就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对制度运行、基金收支、劳动力变化等相关数据进行精算预测,重点为新退休少退系数、新增退休人员、制度内抚养比、财政补贴、基金积累支付年数、劳动力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等指标。

开展延迟退休的目的:一是为了规避基金中长期风险、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二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劳动力。有效的、可推动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基金平稳运行,保障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保障制度能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基金缺口问题;二是保证参保人员、退休人员结构合理,制度内抚扶养比能保障制度正常运行;三是保证在实施相关方案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少、投入的行政成本较低;四是保证增加财政投入在承受范围内,保证财政有能力、有资金来解决改革所需要的增量投入。五是通过延迟退休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延迟退休方案的比较应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

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缴费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退休延迟政策,基本上是企业职工自己为自己养老。正如郑秉文说过的:"我国现状是三个人工作缴钱,其中有一个是退休的,等于三个养一个,每个人缴的钱是工资的28%,三个养一个这个替代率应该是退休的这个人拿的退休前工资的84%才行,而不是这样,仅仅是相当于退休时的50%。"这就是说按照三比一的供养比,只要将28%的缴费完全用于发放养老金,哪怕国家财政不掏一分钱,养老金替代即可达到84%,远高于实际替代率一倍左右。更何况,实际的供养比已经远高于三比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392万人,其中养老退休延迟政策,参保职工215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19万人。由此看出,2013年是2.8亿人缴费,其中0.68亿人退休,实际供养比已达到28392万÷6819万=4.1636倍。按照郑秉文的理论,四个多人缴费养一个退休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达到28%×4=112%才行,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不同职位所缴纳的养老金以及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千差万别,如何会得出四个人的缴费就能供养一个呢,何况现今缴纳养老金所占在岗工资比例实在不高,四个同样岗位职工的缴费能达到现有工资80%已是不易,更勿论去供养别人。

吴敬琏说:养老改革前"在国家承诺包揽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情况下,职工的社会保障缴费在发放工资以前已经作了扣除。这笔钱积累在国家手里,用来兴建国有企业,职工不需要也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样,老职工的养老保障由现收现付制转向个人账户制后就势必出现'空账户'问题。""应当从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划入老职工的个人账户,以补偿国家对他们的社会保障欠账。显然,这样做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因为在工资扣除基础上形成的这部分国有资产产权本来就属于为这种积累作出贡献的老职工,在改行个人账户制时自然应该将这部分积累还给他们。国家是否偿还曾为国有资产的存量积累作出过贡献、又往往在经济改革利益重组过程中受到利益损失的老职工的这笔欠账,是一个关乎数以亿计的老职工的基本权益和政府政治信誉的重大问题。"经当时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测算,应该归还的数额高达十几万亿,这还是按照只包括老职工的个人账户,以当时的币值计算的数据。实际上政府应该归还的不仅仅是个人账户部分,还应包括企业应缴纳的20%的统筹部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分配政策,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上缴国家,因此实行统账结合后,28%的社保缴费缴费理应全部由国家返还。遗憾的是,虽经多年来两会代表的提案和广大职工的强烈呼吁,归还欠账至2013年杳无声息。致使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严重不足,老人的"视同缴费"账户长期空白。养老改革前六十年间本应由政府全部承担的退休老职工的巨额养老金被迫挪用在职职工的缴费来支付,造成养老基金和个人账户严重亏空,并进而转化为职工养老待遇的严重低下。养老金待遇水平被大大压低,替代率被稀释掉了一半,已经下滑至世界警戒线以下。

需要在此顺便提及的是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一部分人为了抵制延迟退休,坚决反对"缺口论",说"缺口论"是个阴谋。人社部也声称养老金支付不存在危机。人民日报文章更列出2013年前几年全国养老金收支数据,说是收大于支,不存在风险,而且还结余了两万亿元。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缴费看确实没有缺口,新老职工都缴纳过了,如全部缴费用于养老金支付当然会绰绰有余。然而事实是老职工的缴费长期被国家占用着,迟迟不还,并没有划转到养老金账上,因而账上出现了缺口。不仅老职工的"视同缴费"账户空账,新职工的个人账户被挪用造成的空账也已达到两万亿元,而所谓"做实"的账户仅有区区2000亿元左右。新老职工的全部个人空账总额将会是一个巨额的数字。如果再考虑国家应为老职工补偿的20%统筹部分,那就更加惊人了。

延迟退休

有人说,管它统账结合还是现收现付,只要收的钱够发养老金就行了。那么究竟够不够发?真的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了吗?完全不是这样。1991年养老改革初期确定的方针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以支定收"就是确保养老金合理水平,以此确定缴费比例。按道理养老改革不应该降低替代率的,至少应该按照接近改革前90%替代率水平,通过国家企业三方合理负担费用。可是由于国家偿债和支付责任的严重缺失,养老金缴费被迫全部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以至于缴费率逐步提高到了28%,实在不能再高了,仍然入不敷出,国家又不出钱,只好收多少发多少,"以支定收"遂变成了"以收定支"。按28%的缴费水平至少应该达到90%以上的替代率,实际竟然只有40%多,连合理水平的一半都不到。所谓"够发",只是将养老金水平压低到严重不合理水平下、损害退休职工利益的"够发"。很明显,在这里账面上的巨额缺口已经转化为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巨额缺口。于是出现了高缴费位列世界前列,而替代率竟然低于世界警戒线的严重状况。由此可见,真实的情况是缴费没缺口,账面有缺口,巨额缺口转化为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巨额缺口。照理应该是缺口谁造成谁弥补,缴费额高达28%的职工已经超负荷承担了缴费责任,缺口责任当然与他们无关!这就意味着缺口完全由国家的责任缺失造成。既然缺口的责任完全在国家,当然应由国家通过履行责任加以弥补,岂能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再次损害参保人的利益。

政府长期拖欠巨额社保历史欠账,回避社保欠账的支付责任,这是当前养老金支付风险的根本原因。只要国家及时归还社保欠账,充实社保基金,按照现有的缴费水平,不仅不会出现支付危机,缴费还会大大结余。即使将来供养比有所降低,替代率提高到80%以上,也不会出现什么支付危机。

作为政府财政,不仅仅应该履行历史的偿债责任,而且应该承担对养老金现实支付的重要社保责任。养老改革初期确定的一个原则是将过去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负担变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担"。但是养老保险缴费只规定了企业和个人的缴纳比例,国家应占比例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上已经被排除在外。财政资金用于养老金的转移支付只是以"补贴"的名义,作为弥补亏空的权宜手段而支付的。再来看郑秉文答记者问中提到的"多层次",他指出"'多层次'的制度结构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第二和第三支柱严重滞后,在退休收入的替代率上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城镇居民的退休收入结构中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就占绝对优势地位,人们对第一支柱的依赖性自然就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唯一收入来源。"《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在谈到养老金支付出现缺口时说:"这意味着中国养老金制度潜在的财务风险已经出现显性化的苗头,甚至到了难以离开财政补贴的程度。"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从2010年至2050年,各国政府在养老金上的投入占GDP比率将从8.4%升至11.4%。2011年我国GDP总量为471564亿元,按照这一比例,政府应投入养老金的金额应为471564亿×8.4%=3.9611亿元,接近4万亿元。而2011年我国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养老金仅有227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0.48%,连1%都不到,相当于OECD提出的各国平均占比8.4%不到17分之一,实在少得可怜,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国民养老金支付责任的缺失达到了何种程度!一方面是政府对于企业社保历史欠账高达十几万亿元(根据1997年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测算数据),存在巨额偿债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金的投入仅占GDP的0.48%,不到国际平均水平8.4%的17分之一,支付责任缺失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既不还账,又极少支付。正是政府责任在这两方面的严重缺失,成为养老金支付当前和今后的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政府全面履行偿债责任,还清社保历史欠账,即使国家财政不再投入一分钱,依照当前28%的缴费率和四比一的供养比,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可以达90%以上,就是说完全依靠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即可以确保充足的养老金来源,并保持合理的替代率水平,将低至世界警戒线以下的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一倍以上。即使将来供养比降低到三比一甚至更低,养老金支付仍然会有保障,不会出现什么危机。再进一步,如果政府在清偿社保欠账的基础上,每年投入养老金的资金占当年GDP比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即达到4%约2万亿元以上,加上归还老职工的账户余额和当期企业和职工个人新缴纳的28%的数额(2011年收入16895亿),则养老金替代率即使提高到养老改革前的90%,或者,即使企业和个人适当降低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也会保持在80%以上的合理水平,而且会保持较大的结余。

相关文章:

  • 老人注意了,养老金政策新调整,老有所依能否“如愿以偿”?2023-01-04 20:35:08
  • 延迟退休新规定,养老金延迟退休新规定2023-01-04 20:35:08
  • 2022延迟退休最新政策规定(人社部退休最新消息)2023-01-04 20:35:08
  • 延迟退休将要暂缓?国家8大措施来减轻实施的压力!60、70后需知2023-01-04 20:35:08
  • 延迟退休解决不了养老问题2023-01-04 20:35:08
  • 2023年,延迟退休来临?养老金计发月份从139降至101?2023-01-04 20:35:08
  • 2022年国家对延迟退休有什么政策(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2021年开始执行)2023-01-04 20:35:08
  • 2021年社保退休新政策 2021年社保退休年龄(2021年退休新政策养老金)2023-01-04 20:35:08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